查看原文
其他

建立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 ——保护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安全的政策建议

安庆军 尚宪鹏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 2024-01-07
文/

安庆军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中央企业智库联盟副秘书长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尚宪鹏

中央企业智库联盟高级政工师


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包括电信电力天然气石油的储运银行和金融交通运输供水应急服务(包括紧急医疗服务、警察、消防和救援)公共服务等。这八项关键基础设施可按照部门分为五大类:


一是信息和通信——包括公共电信网、互联网、各类电子信息设备等;


二是物理配送的基础设施——由公路、铁路、港口和内陆河道、管线、机场和航线、大型物流公司、仓储公司等组成的庞大的互相连接的网络;


三是能源——电力、石油、天然气等的生产和输送行业;


四是银行和金融——银行、非银行的金融服务公司、支付系统、投资公司和公共基金公司,证券和商品交易所等;


五是重要的公共服务——供水系统、应急服务和政府服务(非应急服务,如社保体系、重要的档案管理系统等)


本文主要针对公共服务中的公共卫生安全谈几点认识。


01

国家的工作对策


2 月 14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这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提出要建立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 15 个体系、9 项机制和 4 项制度,显示出改革的超强力度。

1、加强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安全的保护刻不容缓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公共卫生设施的投资和公共消费持续增加,比如全国医院数量,从 1978 年的 9293 个增长到 2018 年的 33009 个,扩大 3.55 倍。再比如 2018 年,中国公共卫生领域的财政支出达到 1.6 万亿元。但是与我国 GDP 增长速度和总量相比,还存在明显不足。在此次疫情中,暴露出我们在保护公共卫生服务安全方面的顶层战略规划相对落后,基本设施缺乏保障;我们保护公共卫生服务安全的技术应用与实际需求脱节,治理模式滞后;公共卫生服务的多元主体协调不畅,社会参与水平较低等多方面的问题。为此,我们认为必须推动和实现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安全保障体系以及治理模式的创新,并有效构筑长效机制。

2、解决现有公共卫生服务不充足、不合理、不平衡的问题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可以看到,即使是小医院,配备的设施也是和大医院一样的。大家可以就近解决多数医疗问题。目前我国许多大城市的三甲医院数量仍然不足、设施配置不到位,中小城市更是普遍存在各级医疗资源配置不齐全、不合理,医疗设施、医治水平参差不齐。除硬件外,医护人员的配置也远远不够。此次中央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出的深化改革举措,是全方位的、整体性的系统工程,是要从根本上、长远上来解决目前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不充足、不合理、不平衡的问题。

3、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中央的此次部署涉及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生物安全、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医疗服务、公共卫生重大风险防控、重大疫情防控和应急响应、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应急物资保障等方方面面,是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为保护公共卫生服务安全绘制的蓝图。


02

全方位的工作计划


中央已为保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很好的顶层设计。在操作层面,我们还需要有更加具体的工作计划。

1、信息共享计划。需要共享的信息包括:公共卫生服务硬件及软件存在的缺陷和故障率等,由于物理性或网络性攻击可能造成的公共卫生服务系统性能下降,由人为破坏或可疑活动造成的事故,突发事件,对其他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等。通过这些信息的共享,提醒政府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运营者,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可能受到的威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协调沟通计划。保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需要各级政府、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企业、高校等的相互配合、一致努力。各类相关机构不仅要相互合作,更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通过有效的协调沟通,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都能更加明确工作方向和责任分工。政府和社会投资者可以做出更有安全依据的投资决策,医疗机构能得到更好的硬件设施和人员培训,全社会可以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3、组建工作机构计划。要设立国家级组织机构,由中央统一领导,由国务院各部位提名委员共同组成,负责研究制定保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政策、规划和计划,指导监督全国各级政府推进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工作。该机构需设顾问组,由中央指定的部分专家组成。顾问组成员应具有公共卫生相关领域丰富从业经验,或是权威的专家学者。

4、公共卫生安全教育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加强对健康理念和公共卫生服务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全民对公共卫生服务安全的认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加强对各级学校,特别是普通大学生群体的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定期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道德教育。设立相关科研奖励基金,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研究和从业人员的激励力度。

5、卫生系统安全保障计划。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公共卫生安全标准,并监督实施。要加强对重要研究机构的安全监管和风险防控,保护重要研究成果免遭人为破坏,保护相关资源和信息免遭泄露和攻击。各级政府要制定切实有效举措,充分保障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及一线医护人员的安全。定期分级别、分类型开展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的模拟试验,并作适当宣传,以提高安全保护意识。

6、完善法律法规计划。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对保护公共卫生安全进行立法,并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修订已不适用的现有法律条款。立法过程中,应将包括公共卫生安全在内的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作为国家安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来考虑,并进一步明确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相关机构应承担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利。

7、研究与开发计划。需要加大对公共卫生安全的研究开发投资,并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学术界之间相互合作的新模式。目前我国在保护公共卫生服务安全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应作为投资重点,推行一项集中力量加速发展的计划,力争在短期内研究开发出有效的手段来填补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03

保护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安全的建议


公共卫生服务安全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一旦出现安全隐患,会产生重大的社会心理效应。为使人民群众增强信心,国家需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力度。

1、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安全组织体系。公共卫生服务安全保障系统应该是国家层面的,要高于常规的医疗卫生管理系统。这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有先例,比如美国有保护关键基础设施总统委员会,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关键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有关安全事项直接向该委员会汇报、并报总统。我国也应该由中央政府主导建立这一系统。要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把这个系统建设成为一个预防型的系统、具有长远作用的系统,需要由中央统筹规划、各级政府主导投资建设。

2、保护公共卫生服务安全的工作任务。要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安全系统,以解决该领域方向性问题、系统性问题、基础性问题。一是细化中央和国家关于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总体目标、任务安排和推进计划等,指导各级政府开展相应工作。二是评估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安全隐患及其威胁的范围和性质。三是对相关体系建设进行过程监督,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是保护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免受物理的和网络的攻击,保障其不间断运行。五是加强国务院各部委之间的沟通协调,确保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有效运行。六是向全国人大提出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建议。

3、保护公共卫生服务安全的治理体系。这个治理体系应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需要纳入国家安全预案。一是要有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做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既能让决策层及时获得预警报告,又能精准解决第一线的问题。二是要有相关基础设施管理和使用预案。比如按照城市规模设置定点医院,每个医院可以提供多少专用床位。医疗物资储备如何进行动态管理等等。三是要有分级、分层、分流方案。要平战结合、补齐短板,健全优化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救治体系,将预防关口前移。四是要有紧急征用机制。要制定发生突发事件后,对一些民用设施,包括酒店宾馆、体育场馆、展览馆等的征用预案。五是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公共卫生服务安全监测分析、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

4、保护公共卫生服务安全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基础投资、基础教育和科技储备。要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基础设施的投资,形成政府为主导、社会积极参与的投资模式。不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结构,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织密织牢公共卫生服务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公共卫生服务安全涉及文、理、医、工、经等多个学科,高校相关课程设置需要作出调整,要大力培养和使用全科公共卫生服务人才。要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开展前沿科研工作,充分发挥各类研究机构的作用。

 

 



/ 往期推荐 /

新冠疫情下对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复工的几点建议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产业转型顾问委员谈疫情的产业应对
疫情下企业生存关键需求调研—清华北大人大
专访朱岩院长:复工潮下的建筑业应对策略
重大疫情下的物流供应链体系构建
委员声音 | 50地产专家预判疫情对楼市的影响
企业生存危机超过以往想象 产业复苏疗法亟需把握关键 —《企业生存需求考查报告》之一

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手段对阻断疫情的价值分析

返工潮来临:哪个城市疫情传播压力最大
以AI战“疫”,清华产业转型顾问委员张勤教授贡献智能力量
心系疫情,清华助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